接續 上篇 結束寒假實習的技術分享後,成功跟雷泰談到學期間實習啦~嘿嘿。不過在學期間實習結束後我覺得學期中實習有很多需要考量的點,特別是時間的部分。所以這篇會 focus 在我覺得如果要學期間實習應該要做好的準備,如果你剛好在猶豫要不要在學期間接實習,或許可以參考看看這篇哦,技術部分會在下篇分享。

需求判定

我覺得不管做什麼事都有個理由,而對於學期間實習的話,我覺得原因不外乎:

  • 時間
  • 薪水(當然如果家裡有礦另當別論)
  • 實習經驗
  • 技術累積

時間

我想學期間實習最重要的就是時間考量了吧,這也是我寫這篇最主要的原因,畢竟學生的本業還是學習嘛,實習之外要首先確保課業沒問題。

先分享我的學分 loading 好了,我的話是 2 主科 + 3 通識(因為是大四下),主科如下:

  • 雲端程式設計
  • 基礎高效能計算叢集電腦實務(基礎超算)

對我而言基礎超算是滿基礎的科目,其中很多東西我之前都學過或自己摸索過,所以不太花時間,體感應該像是 3 顆星左右的主科涼度吧;雲端程式設計的話就很硬了笑死,作業的 AWS 教學影片要花超級超級多時間看,就算不看只寫 lab 的話也要好幾天才能完成,我體感大概跟 OS 差不多,或者再硬一點,簡而言之就是第一梯隊的硬。

在這樣的 loading 基礎下,我跟公司報的工時是 3 天,整體而言我覺得算剛好撐得住,還能有一點時間休閒,提供大家參考看看。

但,但,但,特別要說的是期末我完全扛不住,通識報告 + 主科 project 等等全部一起來的時候真的大爆炸,所以我期末期間有跟主管請假一個禮拜,也有一個禮拜我自認沒有達到應有的進度,但我想公司多半都能通融吧,畢竟是學期間實習,本來 loading 就會有淡旺季,就跟機票一樣,好好笑,所以如果期末要工作的話,薪水或許可以像暑假機票漲一下價,我一定光速上工。

那如果你恰逢三上這種死人學期,OS + Algo + ML (DL) 之類的一看就是必死的組合,我的話是就絕對不會選擇實習了啦,不過如果你是大神的話那就另當別論。

薪水

薪水我覺得這是最直觀的一個點,在新竹這種隨便吃個飯都要 100 多的破地方,錢到位了才不用搶乞丐時光…

不過這部分就很 depends on 不同人,像我就需要,所以薪水會是很大一個決定性的因素,每個人需不需要的話可能可以看看自己日常開銷,不過跟其他考量的因素相比,我覺得薪水這部分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放到最後考慮。

實習經驗

實習經驗很重要吧,特別是第一個實習經驗,我跟朋友們聊了一下感覺第一個最難找,有了第一次的經驗後,再找第二個實習會相對間單一些。而學期間實習能延長不少工作時間,所以在履歷上看起來應該會漂亮一點,如果後續面試被問到也能有更多可以分享。

技術累積

技術這部分對我而言很重要,因為實習期間學習的速度是在學校無法比擬的,在公司期間會有各種事物逼著自己前進,雖然對於實習生而言可能沒有太大壓力,不過領了錢不做事就會有內疚感笑死,所以通常是摸魚的內疚感在推著我。

不過學期間實習的技術累積速度跟寒暑假肯定不同,畢竟學期間實習多半都是遠距(畢竟要跑學校嘛),所以遠距通常都是自己做事,做完了跟 mentor 報告,所以在累積速度這方面我個人是覺得沒有寒暑假這麼快。

結論

以上是我自己考量的點,綜合下來因為我學分不多,最後是跟公司報 3 天也幾乎每個禮拜都有達到進度(好幾個禮拜有做超過的說 XD),事後看來的話確實是學到很多,也領了不少錢,實習經驗也多了半年,是很不錯的經驗累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