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相關

課名:料理中的科學 Science of Cooking
科號:GE 191200
老師:張蓉
課本:教授自編講義
課別:一般通識,自然科學領域
學分:2
涼度:★★★★★(滿分五分,空心代表半分)
甜度:★★★★★(滿分五分,空心代表半分)

課程內容/簡介

同課名教料理中的科學,用科學的角度看烹飪的過程,會介紹烹飪的介質、手法、以及食材衍伸料理還有咖啡,會涉及一點點高中物理化學,但都很基礎。
上課內容非常有趣,可以清晰易懂地了解烹飪過程中發生的所有原理,有種「哇喔原來是這樣」的感覺。

教學進度如下:

  1. 廚房中的科學:食材結構與特性(⼀) — ⽔
  2. 烹飪的⽅法:⽇常烹調(⼀) — 蒸煮
  3. 廚房中的科學:食材結構與特性(⼆) — 油脂
  4. 烹飪的⽅法:⽇常烹調(⼆) — 炒炸
  5. 廚房中的科學:食材結構與特性(三) — 蛋⽩質、碳⽔化合物
  6. 從食材衍伸料理:披薩(⼀) — 麵粉、麵糊、麵團
  7. 從食材衍伸料理:披薩(⼆) — 披薩麵⽪、烤製
  8. 煮咖啡相關的科學 — ⽣⾖、咖啡⾖成分、烤製、沖泡:⼿沖、虹吸、濃縮式、……
  9. 烹飪的⽅法:分⼦料理(⼀)
  10. 烹飪的⽅法:分⼦料理(⼆)
  11. 料理機器學習
  12. 烹飪的⽅法:器具 — 氣炸鍋、⽔波爐、⾼壓鍋、舒肥法、……
  13. 食安、⽣態、環保與飲食
  14. 期末課程⽇,總結學期課程、期末報告內容

上課方式

全線上,老師會用Teams上課,同步分享投影片。上課過程講解投影片,過程中會有很多影片輔助講解,影片內容非常有趣,老師真的很用心在準備教材,教材都很漂亮。
上課時老師很常分享自己的料理經驗,但通常都是好笑的,像是玻璃碗在瓦斯爐旁邊就突然破掉嚇到老師這種或是一些在外國的經驗。

點名與出席分數

整個學期需要發問或者回答問題總共10次才可以拿滿發問分數佔總分10分。
每堂課開始老師會隨機抽一些人點名,被點到的人當天必須要發問或者回答同學的問題,否則發問分數會被扣一分。若點名未出現,則發問分數與點名分數都扣一分,也就是總共扣2分。點名機制較為寬鬆,感覺只要還在上課期間跟老師說自己有出現都可以。

考試 && 期末報告

期中、期末各佔40%

期中考試為線上google表單,open book,期限為3天。老師會出填充、選擇題、簡答題、分析題之類的題目,回答內容必須完全依照老師上課教的,題目敘述並沒有說明要講到多清楚,所以建議是回去重聽一次老師上課講的內容看著講義直接全部寫上去。
關於這點我覺得不太恰當有跟老師反映過,像我就有幾題是題目沒有說明要寫幾項,可能我寫2項結果標準答案說要三項,沒有就扣分,有種要通靈老師期待的感覺。會希望期中考題要求可以更清楚一點。

期末報告要同學利用香氣搭配技巧或者分子料理技巧創造一道新料理,不用真的煮出來。想辦法搭配各種食材,腦洞大開去想料理方式的過程我覺得非常有趣(料理過程可以使用生成式AI,但要註明)。
老師會在最後一堂課一一給同學的期末報告回饋,看到老師用很為難的表情說有點難想像這道料理的時候真的很好笑。老師期末的給分好像都很高,所以期中沒有90的話可以靠期末拿分數,要A+滿簡單也不用花很多時間。

結論

如果想要GPA又想要有趣的上課內容,絕對是選這堂課。算下來一整個學期只要出席,期中加期末大概只有花一天這樣就能A+,真的好課一生推。

給分

點名 10% +
發問 10% +
期中 40% +
期末 40% +
= 100%

老師的喜好、個性

很可愛感覺很好靠近的老師,有點像高中老師的那種距離感,常常聽老師分享一些生活中呆呆的事情,嘴角會不自覺地露出笑容。

加簽

不給加簽,我當初是排第一志願才選上,好像沒有第一志願很難上。

成績

總成績/班上排名:93.42(A+) 1/69
T分數:62.99
成績分布:
本課程成績不公開